您的位置是:主页 > 中医医案 > 中医医案

胁痛(胆结石并胆囊炎)的中医治疗医案

中医师2021-06-10中药偏方人已围观

简介方xx,女,55岁,农民。于1983年5月31日就诊。患者半年来,右胁下发生数次绞痛。近一个月经常胀痛,伴口苦咽干、纳

方xx,女,55岁,农民。于1983年5月31日就诊。患者半年来,右胁下发生数次绞痛。近一个月经常胀痛,伴口苦咽干、纳差、恶心、厌油腻、大便秘结、乏力。曾数处求医,疗效甚微,未能确诊。

检查:右季肋下缘约4cm处,有一4x5cm大小之肿块突起,表面光滑,状若鸡卵,质地较硬。超声效探查提示胆囊收缩功能消失。X线胆囊造影诊为:胆结石(泥沙样)、胆囊炎。舌质红、苔薄白,脉弦数。

诊断:胁痛(胆结石并胆囊炎)。

辨证:肝失疏泄,湿热内蕴,凝结成石。

治法:舒肝利胆,清热排石。

方药:金钱草30g,海金沙30g,茵陈30g,枳壳15g,栀子10g,大黄15g(后下),芒硝10g(冲服),玄胡12g,党参12g,生甘草15g,炙甘草15g。水煎服。

二诊(6月4日):服上药三剂,胁痛大减,口苦轻,身觉有力,大便仍干,守上方,大黄加至30g。

三诊(6月9日):服药四剂,大便泄泻数次,诸症见轻,胁下肿块消减大半。已获初效,效不更方,守上方继服。

于1984年2月来人述,带药回乡,照方服药10剂,肿块消失,诸症悉除。

按:胆囊炎、胆结石属于祖国医学胁痛范畴。《景岳全书》云:“胁之痛病本属肝胆二经”。故胁痛主要责于肝胆。本病的形成,或嗜食肥甘辛辣,或情志抑郁以致湿热之邪蕴结于肝胆,气滞瘀阻,肝胆失于疏泄,凝结成石,瘀久成积。“不通则痛”。治疗应以清利肝胆,通里软坚,缓急止痛为法。方中:金钱草、茵陈、海金沙、栀子清利湿热,利胆排石;大黄、芒硝味苦咸寒,软坚通下以荡涤结石;枳壳、玄胡理气止痛并助结石之排出。因患者年高体弱,少佐党参以固正气,虽屡用攻法,不致过伤正气。攻补各奏其功,而获痊愈。

很赞哦! ()

下一篇:胁痛(慢性肝炎)的中医治疗医案
上一篇:通腑降浊法在临床上的应用医案

本栏推荐

站点信息

  • 建站时间:2019-01-01
  • 网站名称:中医健康养生
  • 文章内容:中医知识 | 民间偏方
  • 文章统计:554 篇
  • 微信公众号:扫描二维码,关注我们